劳动教育是落实 “五育并举” 育人方针的关键环节,对引导大学生树立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培养兼具劳动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切实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实效,打造“金课”,10月 14 日下午,我院进行了劳动教育课程的集体备课,备课由李亮山老师主持,劳动教育虚拟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参加。

备课会上,课程主讲教师首先围绕劳动教育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的核心意义,汇报前期备课成果 —— 结合不同专业学生 “劳动理论基础薄弱、职场认知模糊”的学情痛点,已完成教学大纲修订与教材筛选,重点聚焦 “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尊重普通劳动者、掌握劳动实践方法” 三大方向。随后,教师们针对教学环节展开深入研讨:在教学方法上,确定 “案例教学 + 情境模拟” 模式,精选 “大国工匠许振超坚守岗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等案例,既贴合社会现实,也紧扣劳动教育 “破除‘重脑力轻体力’误区” 的意义;在课程思政融入上,明确每章节思政落脚点,如结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解读,传递 “维护劳动公平、尊重劳动者权益” 的理念,让劳动教育的育人意义贯穿始终。
副院长刘海燕对备课思路给予肯定,建议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 “衔接职场需求”的意义,针对各专业设计差异化内容,提升课程实用性。学生代表提出“增加校园劳动实践案例”的建议,被备课团队当场采纳,旨在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强化劳动教育 “从身边做起、从小事践行” 的意义。
此次集体备课历时 2小时,最终确定教学日历、考核方案及教改计划。下一步,学院将根据备课共识优化教案,让劳动教育的育人意义落到课堂实处,助力学生在学习中深化劳动认知,成长为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的新时代大学生。(撰稿人李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