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至17日,由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MPA教指委)主办,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启动会暨案例编写研讨会”在深圳市顺利举办。来自全国200余所MPA培养单位的600余名师生代表参会,共同见证了这一国内公共管理领域最高水平案例赛事的正式启动。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第十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最新赛制要求与评审标准,系统掌握高质量公共管理案例的开发方法论,并实地调研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超大城市治理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我国MPA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提升汲取前沿经验。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海燕副教授、MPA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娟老师、MPA案例中心主任靳永广副教授全程参加了本次会议。

国家表彰奖励办公室原主任、MPA教指委原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刘丽军,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胡锴,MPA教指委委员姜晓萍、孙萍、蔡劲松、赵志荣、王健、周忠良,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何燕辉等领导和专家亲临开幕式现场。MPA教指委秘书长严金明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出席并致辞。在全体与会嘉宾和参会师生的共同见证下,刘丽军、吴报水、胡锴、姜晓萍、孙萍、蔡劲松、赵志荣、王健、周忠良、何燕辉等领导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正式拉开了第十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帷幕。

此次会议采取系列专题报告和实地调研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专题报告涵盖MPA教育发展战略、超大城市治理创新、数智时代学科转型、案例撰写方法论等关键议题,为我院教师团队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论滋养与实践启示。刘丽军以《聚焦人才强国战略 中国MPA教育实践与发展》为题作报告,强调面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新要求,MPA教育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胡锴作了题为《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变革——深圳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深圳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前沿经验。姜晓萍以《数智时代公共管理何以有为?》为题,剖析了数智技术为公共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她指出,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必须加快范式转型,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方能实现“以善治促善智”的治理目标。孙萍以《公共管理案例撰写的要素拆解》为题,系统阐述了案例文本的内在结构与撰写规范,深入解析了六类公共管理案例的撰写要求,强调优秀案例应具备典型选题、一手资料、精彩叙事、理论适切、深度分析、创新对策和学术规范等核心要素。蔡劲松以《公共管理案例撰写:基本要求、方法与要素》为题,阐述了案例创作的核心规范,指出公共管理案例应聚焦真实治理场景,体现典型性、矛盾性与公共价值。多位全国案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分享了案例开发与撰写的实践经验和价值意义,获奖学生代表也现场分享了备赛过程、参赛心得与主要收获。MPA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谢佳宏从大赛简介、大赛特色、参赛流程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第十届案例大赛的参赛要点,强调了案例大赛对MPA研究生、教师、院校的重要意义,剖析了案例大赛的关键环节。

现场教学环节,我院教师代表参加了“新质生产力崛起中的政府角色与治理创新——调研深圳前沿产业并进行现场教学”专题活动,分别前往宝安低空经济公共服务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前海展示厅等地进行深度调研。通过现场观摩和专家讲解等方式,深刻感受到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治理创新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本次会议将前沿的教学研讨与深入的实地调研相结合,为我院MPA案例教学和开发开拓了崭新视野。通过系统学习,参会教师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的公共管理案例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命题、体现理论深度,这为我院案例教学改革和开发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学院将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全国案例大赛这一高水准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扎实推动我院MPA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提升。
根据MPA教指委部署,第十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将于2026年1月正式开放报名。为充分备赛,我院已于2025年10月启动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选题论证、团队组建和导师匹配工作。近期,我院将安排各团队开展深度调研和案例初稿撰写等工作,并于2026年1月组织第二届校内选拔赛,遴选高质量的国赛参赛队伍。(靳永广供稿)